仔猪渗出性皮炎是大问题,教你如何轻松解决!

guoping 无抗养殖大联盟 2019-03-22 07:38:32

仔猪渗出性皮炎又称脂溢性皮炎、油皮病。是一种以皮肤油脂样渗出、表皮脱落、小水泡形成、以及体表痂皮结壳为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没有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散发,发病率一般为2%~5%,环境恶劣的猪场发病率可达10%以上,若有圆环等免疫抑制性病原感染,死亡率可高达70%。该病耐过、痊愈后,猪只的生长速度严重受阻,有的成为僵猪,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临床症状

临床多以7-15日龄的仔猪多发,断奶后也偶有发生,最早的可以开始于2-3日龄发生。病初精神萎靡,嘴角、脸部皮肤出现红斑、水泡,若防控不当,迅速蔓延至背腹部,水泡破裂后有粘性液体渗出,渗出部位变黑结痂,甚至会遍布全身,痂皮龟裂,龟裂处再有粘液渗出,并伴有腹泻、消瘦症状,脱水严重的很快死亡。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大问题,教你如何轻松解决!


病原

该病主要病原包括猪葡萄球菌、松鼠源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伪中间葡萄球菌,均属于葡萄球菌属,革兰氏染色阳性。该菌属在琼脂平板上形成圆形凸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不透明,球形或稍呈椭圆形,直径1.0um左右,排列成葡萄状。这些病原菌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很难清除,并且广泛存在于猪只的体表,正常情况下它们是非致病性的。 葡萄球菌对于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干燥的脓汁及血液中可以存活2-3个月,80℃条件下30分钟才能灭火,但是煮沸可迅速使其死亡,一般的消毒剂均可杀灭,对磺胺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较敏感,但是易产生耐药性。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大问题,教你如何轻松解决!


发病机理

葡萄球菌可分为有毒力和无毒力菌株。引起仔猪皮炎的葡萄球菌属于有毒力菌株,可以产生几种不同的表皮脱落毒素,根据其抗原性的不同,分别命名为ExhA、ExhB、ExhC、ExhD并进行分群。血清型ExhB最为流行,其次分别为ExhA、ExhC、ExhD。引发仔猪渗出性皮炎的是能产生脱皮毒素的ExhC血清型菌株,其产生的毒素属于外毒素,毒素使得表皮细胞分离,特别是使上部的棘细胞层的细胞分离,从而使细菌在表皮内迅速扩散并侵入深层,该毒素可以降解感染细胞的桥芯粒糖蛋白1(Dsg1)胞外域,诱导细胞死亡并崩解。

发病原因

葡萄球菌具有自然疫源性,广泛存在于环境中,易通过伤口感染猪只。

1.新生仔猪,脐带断裂处若没有消毒或消毒不严格,葡萄球菌很容易通过脐带感染发病;

2.断尾或剪牙时伤及牙床,或剪牙过迟,被剪的牙齿出现尖刺扎伤嘴角,葡萄球菌从伤口感染;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大问题,教你如何轻松解决!



3.哺乳仔猪为争抢奶头而出现打斗,皮肤出现破损,通过伤口即可感染;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大问题,教你如何轻松解决!



4.哺乳期仔猪去势,伤口处理不当,消毒不严格,导致感染;

5.当母猪奶水不足时,仔猪用力吮吸会严重磨破膝盖部,导致感染葡萄球菌;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大问题,教你如何轻松解决!



6.产房环境潮湿,管理差,引发仔猪湿疹及寄生虫感染,仔猪皮薄毛少,剧痒容易擦伤皮肤,从而继发感染该病原。

预防措施

1.产房的消毒必须规范、彻底,环境尽可能的干燥,做好母猪的驱虫工作;

2.接产时注意器具、人员的消毒,新生仔猪脐带及断尾的消毒务必严格,断端涂抹碘酒,吃完初乳后肌注长效头孢康宝,抗菌消炎;剪牙操作需细心;

3.搞好母猪的饲养管理,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母猪乳腺发育,增加产后的泌乳量,做好仔猪的奶头固定工作,根据仔猪的大小、强弱,调整哺乳的奶头位置,以防为争抢奶头出现打斗。稍弱的猪尽可能放在前三对乳头吃奶,以利于仔猪群个体的均衡生长发育;

4.去势时刀具的消毒,并做好伤口的处理;

5.做好母猪的疫苗,提供优质的奶水,高品质的初乳能提高仔猪抗感染能力。

治疗

1.发病轻症猪只可用温(40-45℃)来苏儿水(1%-2%)或温高锰酸钾水(0.1%)浸泡全身,伤口感染严重的用双氧水冲洗并涂抹碘酊,然后涂擦红霉素软膏,伴发真菌感染的,加入灰黄霉素或肤轻松。注射头孢类,林可霉素+地塞米松交替一天各一次,连用2-3天。

2.病情严重无治疗价值的淘汰。

总结

葡萄球菌引发的仔猪脂溢性皮炎的防控,需从环境卫生、消毒、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够减少规避该病的发生。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