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题班资料命中考研政治五道大题

liwujian 中国兽医吧 2015-10-10 10:30:00

文章详细

2011考研政治真题五道分析题与赵宇老师点题班讲义命中部分知识点对比:

 

编号

真题题目

赵宇老师点题讲义题目

34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每天都在产,垃圾总量一天比一天多……20095月起,上海开始普遍推广新的垃圾分类概念,开展以“换出更绿色的上海”为名义的“绿色帐户”活动。何为绿色帐户?就是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积分换取环保小礼品:再生纸笔记本、绿色小植物。环保手电筒……

上海推出“绿色帐户”的实践表明,办法是可以想出来的,关键是愿不愿意琢磨。中国的垃圾问题不比哪个国家小,我们只能“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                        摘编自《人民日报》

(1) 从实践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5分)

(2) 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说明“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5分)

核心分析题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

D结合人与自然的关系,分析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当怎样发展生态文明,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

正确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对于维护生态平衡、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人们的实践活动作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联系的中介,构成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相统一的现实基础,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辩证统一关系的真正钥匙。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必须以自然资源为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如果人类过度开发自然资源,或者严重破坏自然环境,就会遭受自然界的报复。

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通过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

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我们党倡导的第四种人类文明。生态文明主张,真正认识自然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不仅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还要建设生态。因此,要把生态文明融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之中,协调发展,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E简述我国政府当前关于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工作的具体措施。

当前我国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工作的具体措施主要有:

一是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三大领域节能,继续推进重点节能工程建设,落实节能措施。

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能源。严格执行能耗和环保国家标准,加大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力度,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三是健全节能环保各项政策,按照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考核体系、监测体系,狠抓落实。

四是开展全民节能减排行动,国家机关、公共企事业单位要发挥表率作用。

五是继续强化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加强石漠化、荒漠化治理,实施重点防护林、天然林保护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保护水、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环境。

六是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加强气象、地震、防灾减灾、测绘基础研究和能力建设。

35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成思危……深有体说:“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共事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保持社会的和谐,就要指挥,这个指挥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胜任。……

材料2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全国共有18.7万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当选各级人大代表。……

(1) 从“打橄榄球”和“唱大合唱”的形式比较中,说明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5分)

(2) 我国各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如何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5分)

核心分析题十一:多党合作的原因和特点;发展民主政治:

B分析材料,简述我国实行一党领导、多党合作制度的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世界政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合乎世界政党政治发展的潮流,又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要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伟大的独创性,创立了一种崭新的制度形式。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表现出巨大的优越性:

①既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又有广泛的社会基础。……②既有集中,又有民主。……③既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又照顾各方面的具体利益。……④既有共同的政治基础,又“和而不同”。在坚持政治基础的前提下,存在着许多的差别,是“和而不同”。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政治联盟,是参政党。各民主党派又有各自的特色,表现着不同的特点。

C简述我党所采取多党合作的原因和特点。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第一次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进一步阐述了这个方针。

这个方针是我国具体的历史条件的产物。我国的各民主党派与欧美国家资产阶级政党不同,它们在历史上是同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爱国的进步的政党,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曾与中国共产党一道反对国民党的独裁专制,因而受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压制与打击,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它们接受共产党的领导,采取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各民主党派的成员及其所联系的群众成了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各民主党派也就成为这部分劳动者的政治联盟。

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互相监督,共同发展。这种监督是双向的,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有了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在相互监督中各民主党派也要加强本党派的思想改造,争取和共产党一道长期团结共存,为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中国而奋斗。

36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11年是中国共党成立90周年。在这90年里,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

材料2

    ……历史给国民党很多机会,却只给共产党很少机会,但是共产党抓住了这仅有地机会,实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这又是为什么?

    中国共产党从几十人的小党发展到今天7000多万人的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南昌起义后剩下不到800人到今天的威武雄狮,党和军队为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来自哪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力量来自哪里?

    作者回答:我们拥有一批顶天立地的真人。他们不为钱,不为官,不怕苦,不怕死,只为胸中的主义和心中的信仰。

    (1)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大事变?(4分)

    (2) 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变革的历程,说明“主义”和“信仰”是怎样成为“力量”的?(6分)

 

 

核心分析题五:社会基本矛盾;“改革是第二次革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

    E 联系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简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

……在新民主主义阶段,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我国人民生活悲惨,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严重压抑,党领导人民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大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在社会主义恢复阶段的任务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演变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的矛盾。因此,党又领导人民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私有制,建立起公有制的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的生产力,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演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及时地召开了八大,做出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演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

C简述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按照这一原理我们应如何理解改革是我国自建国以来的“第二次革命”。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逐渐形成了一套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不相适应的僵化模式,不利于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只有通过改革建立起新的、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才有利于解放和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我国的改革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改,而是原有计划经济体制彻底的、完全的变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彻底转变为市场经济模式。从改革的深刻性和广泛性而言,它是我国自建国以来的“第二次革命”。

核心分析题十二:延安整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B 简述延安整风中我党所积累的丰富经验。

我党在历史上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思想与我国国情相结合,高度重视党的建设的重要性,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

第一,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位。第二,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同党的政治路线相结合,使党坚定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决反对“左”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第三,在党的组织建设上充分重视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重要性。第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并把它提到世界观和党性原则的高度。   

D.简述当前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健全领导体制。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通过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使我们党永葆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37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郭明义,鞍山钢铁矿山公司齐大山铁矿采场公路管理员。几十年来,他照着雷锋那样去做,“把雷锋的道路作为自己的人生选择,把雷锋的境界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连续15年每天提前2小时上班,相当于多奉献了5年的工作量;连续20年先后55次无偿献血、捐献血小板,累计近6万毫升;连续16年为希望工程、工友、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资助180多名特困生。……

郭明义的先进事迹体现了“简单中的伟大”

(1) 如何理解“给人温暖就是给自己幸福”?(6分)

(2) 为什么说郭明义的先进事迹是“简单中的伟大”(4分)

核心分析题十八:理想信念的作用;理想与现实的对立与统一;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A简述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

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作用,是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由于理想信念来自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因此,理想信念一旦确立,就可以使人方向明确、精神振奋。

理想信念是促进人生奋斗和前进的动力。理想信念是人生力量的源泉,是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进的动力。

理想信念是提高人生精神境界的保障。理想信念作为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能引导人们不断地提升精神境界,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塑造高尚人格。

B运用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分析当代青年应当怎样追求和实现理想。

根据唯物辩证法,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之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可能性与现实性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唯物辩证法关于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立足现实,创造条件使事物的可能性成为现实,从而获得实践活动的成功。当代青年应该有理想,有了理想,生活便有了远大的目标,内心世界便是充实的,行动也就有了强大的动力。但理想必须立足于现实,否则就只能是幻想、空想。要把理想变为现实,必须从当前的实际出发,立足于现实而不甘于现实,从现实出发去改造现实。

为理想而献身,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总之,当代青年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才能在奋斗的实践中把理想转化为现实。

C简述价值观的含义,并简要分析人的双重价值。

价值是指客体相对于主体的有用性,本质上体现的是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的关系。人存在双重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有机统一。

如果以他人、社会为主体,个人为客体,这时人的价值指的是每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称为人的社会价值,亦称“贡献”,这时人的价值表现为充当“社会进步的手段”;如果以个人为主体,他人、社会为客体,这时人的价值指的是个人在社会中所得到的尊重和满足,称为人的个人价值,亦称“索取” ,这时人的价值表现为“社会进步的目的”。

科学的价值观首先强调人的社会价值,认为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前提。

38

    金融危机发生后,某些国家的政要、媒体常发表关于中国的言论,有“独秀”或“救世”之说、也有“责任”之论……林林总总,用词翻新。人们可看到一白一红“两张脸”:唱红脸者夸大中国的经济表现,动辄将一切不符合实际加诸中国,仿佛中国真的是世界经济的救世主。唱白脸者却将国际金融危机,全球失衡等责任归到中国头上,无论是明“捧”实“压”,还是借“批”卸“责”,万变不离其宗的都是鼓噪“中国责任论”。这既暴露出他们所谓“中国责任”的用心,也反映出其对“真实中国”的误解。

针对材料所反映的西方某些人士对中国的“捧”与“批”,谈谈什么是“真实的中国”以及中国的“责任”是什么。(10分)

核心分析题七:从初级阶段出发必须坚持求真务实;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威胁论”的荒谬性:

A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与基本矛盾。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算起,到2l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100年的时间。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生产力落后将长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彻底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 简述我国和平发展理论的内容与原因。

我国和平发展理论的内容主要有:第一,中国的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第二,中国的崛起应把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第三,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发展经贸关系。第四,中国的崛起需要很长的时间,恐怕要多少代人的努力奋斗。第五,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的崛起将是和平的崛起,而不是挑战和威胁。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实现发展,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是人类的共同呼唤,主要的原因有……

E 简评“中国威胁论”提出的背景及其荒谬性。

“中国威胁论”提出的背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的冷战结束,但是冷战思维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它企图通过制造、散布对中国的不信任情绪,来达到阻止中国发展,甚至削弱、分裂中国的目的。

“中国威胁论”是完全错误的。一个国家对于世界和平是否构成威胁,并不在于它的国家是否强大,而在于它奉行怎样的对外政策。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稳定、繁荣,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不是世界的威胁,而是世界的机遇;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总之,不是中国在威胁美国,而是美国在威胁中国。我们应当以新的战略思维来化解冷战思维,取得发展的条件、开拓发展的空间。

1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内涵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措施。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的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和任务,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并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有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奋斗目标。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有好型社会必须做到:第一,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落实“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一系列约束性和预期性指标。第二,发展循环经济,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第三,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第四,强化资源管理,实行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发、加强对各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2 简述我国和平发展理论的内容与原因。

我国和平发展理论的内容主要有:第一,中国的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第二,中国的崛起应把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第三,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发展经贸关系。第四,中国的崛起需要很长的时间,恐怕要多少代人的努力奋斗。第五,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的崛起将是和平的崛起,而不是挑战和威胁。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实现发展,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是人类的共同呼唤,主要的原因有:(1)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要求。世界已经进入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紧跟世界进步潮流的正确选择。(2)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发展和崛起不可能、也不允许走侵略、扩张的道路,只能坚持走和平的发展道路。(3)优秀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和谐,同舟共济,和平共处;强调求同存异、和谐共存,相互借鉴,而不是非此即彼,更不是你死我活。(4)中国的国情和自身发展需要所决定的。我国总体上仍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我国的中心任务。

3 简评“中国威胁论”提出的背景及其荒谬性。

“中国威胁论”提出的背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的冷战结束,但是冷战思维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随着美俄关系的实质性调整,中国越来越被美国右翼势力视为除恐怖主义和“邪恶轴心”之外最主要的“潜在对手”,从而散布“中国威胁论”,其本质目的就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一是为西方国家威胁和干涉中国内政制造舆论;二是制造紧张气氛,为某些国家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寻找依据。它企图通过制造、散布对中国的不信任情绪,来达到阻止中国发展,甚至削弱、分裂中国的目的。

“中国威胁论”是完全错误的。一个国家对于世界和平是否构成威胁,并不在于它的国家是否强大,而在于它奉行怎样的对外政策。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稳定、繁荣,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不是世界的威胁,而是世界的机遇;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总之,不是中国在威胁美国,而是美国在威胁中国。我们应当以新的战略思维来化解冷战思维,取得发展的条件、开拓发展的空间。

4 如何理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并简析“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本要求是: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

5 简述辛亥革命的重大意义及失败的原因。

1911年中国爆发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辛亥革命的失败的关键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辛亥革命失败还有资产阶级自身的主观原因,主要有: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甚至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承认和支持。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正因为农民没被动员起来,这个革命的根基就相当薄弱。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同盟会内部组织松懈,派系纷杂,缺乏统一稳定的领导核心。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因此,辛亥革命未能改变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的统治基础,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

6 简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从旧三民主义到和新三民主义的演变。

分为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是同盟会的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第一次把上述内容概括为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主张推翻清朝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行土地国有。但缺乏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在民生主义中,孙中山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吸引广大工农群众。

后来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在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为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求得各民族平等;民权主义是要建立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民主政治;民生主义以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和节制资本为中心。这就是以三大政策为实质的新三民主义。

7 简述戊戌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异同。

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作为资产阶级性质的进步运动最终都失败了,比较这二者失败的教训,既有同又有异。

 同:①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革运动;②都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口号,甚至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和支持;③都不敢充分发动群众,反而是惧怕人民群众,因而脱离了人民群众;④都受到了反动保守势力的阻挠:戊戌运动是受到了以慈禧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而辛亥革命也受到了帝国主义支持下的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的破坏。

异:①维新运动迅速夭折,除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被保留下来,其余新政大都被废,成果很有限,但辛亥革命取得了真正的成果: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②维新运动不敢否定封建主义,甚至可以被成为“宫廷政变”,但辛亥革命提出了明确的反封口号,并最终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③维新运动不是在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推进的,而是通过自上而下变法的形式来实现的,维新派也不是一个组织严密的党派团体,而辛亥革命则是在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的领导下取得的,并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权中华民国的建立。

8 简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思想

民主、自由、人权,核心是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当家作主,政权在人民手中,这是最大的政治自由;公有制为主体,从经济基础上获得了自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思想上获得了空前的自由。

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人权最初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为反对神权和封建特权提出的。人权的基础是生命的生存和发展;人权不仅包括个人权利,还包括集体人权,不仅包括政治权利,而且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权利。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

在人权问题上,中国一贯主张平等对话,不同意对抗。中国作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国,坚决反对以“人权外交”为幌子,推行霸权主义,或者将人权加以极度政治化,作为攻击别国的意识形态工具。

9 简述资本主义民主的特点

资本主义民主是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否定,在历史上是一种进步。资本主义民主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从本质上讲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是资本家对工人实行压迫剥削的一种政治形式,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来说,资本主义民主则是虚伪的、不真实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决定了他们在政治上享有民主,对资产阶级而言这种民主是真实的。而无产阶级丧失了生产资料,只有靠出卖劳动力才能生存,这种地位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享有同资产阶级一样的民主。

10 简述主权与人权的关系

主权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人权和主权不可分割、相互促进。

一方面,没有主权就没有人权,也没有人权的保障。中国人在自己的切身经验中知道,失去国家主权,就连起码的生存权和人身权利也得不到保证,因此没有主权的人权是没有法律保障的。另一方面,没有人权的主权是缺乏合法性的,不能长治久安。因此,只有保卫主权才能保障和改善人权;只有保障和改善人权才能巩固和改进主权。

11 简评“人权高于主权”的观点,并分析西方国家用人权的幌子攻击中国的真正目的。

“人权高于主权”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它把人权片面地提高到不适当的地位,把人权和主权割裂开来。事实越来越证明,侵犯一个国家的主权,必然侵犯这个国家的人权。

把人权与主权对立起来,用人权否定主权,是一些西方国家常用的手段。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一直在人权与主权关系问题上作文章,利用人权干预其他国家的内部事务。从19世纪的“人道主义干涉”论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主权过时”论、“人权高于主权”论,西方国家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理论来证明西方国家有理由在人权的名义下干涉别国内政。冷战结束以后,西方国家提出了新干涉主义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内部发生了侵犯人权的现象,方国家就可以动用武力进行干涉。

对于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大国,西方国家以及西方某些势力更是不遗余力开展人权攻势。他们全然不顾中国人权迅速进步的事实,利用夸大、歪曲和捏造等手段,编造中国人权恶化的谎言,挑拨中国民众与政府的关系,挑动中国国内的各种矛盾,以便达到西化和分化中国、破坏中国社会稳定的目标。

这些人不敢正视中国崛起的现实,不愿平等地对待中国,不断丑化中国,把中国视为另类,打入另册。他们抱着冷战思维,时刻准备对中国进行遏制。人权只是他们敲打中国的一个现成工具。他们的目的不是促进和改善中国人权,而是利用人权问题遏制中国,取得对中国的战略优势,阻止中国的发展。

12 结合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把诺贝尔和平奖授予达赖喇嘛和刘晓波的做法,简析西方国家用诺奖干涉中国的真正目的。

1989年3月,达赖集团在拉萨制造严重的流血骚乱事件;6月,在西方某些势力的唆使支持下,北京发生政治风波,随后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了政治孤立、经济封锁等一系列打压手段;10月,诺贝尔和平奖授予达赖喇嘛。2010年10月8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把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因犯有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而被中国司法机关判处徒刑的罪犯刘晓波。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把诺贝尔和平奖授予达赖喇嘛的理由是“对北京政府的一种惩罚”,是西方势力全面打压、分裂中国的总盘子的一部分。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把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刘晓波的重要理由是他长久以来用非暴力形式在中国为基本人权作抗争,并表示一直相信,人权与和平有密切的关系。

达赖煽动“西藏独立”,分裂中国,而刘晓波则鼓动抵制中国现行法律,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授予刘晓波诺奖的问题不是言论自由和人权问题,而是是否尊重其他国家司法主权,如何看待中国的发展道路和中国社会制度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最有发言权的是13亿中国人民,其他国家也无权干涉。无论是分裂中国,还是颠覆中国国家政权,都是符合西方一些势力战略目标的。

诺委会把和平奖授予这样两个人,完全违背了该奖项的宗旨,是一种政治闹剧,也是对诺贝尔和平奖的亵渎。西方国家用诺奖干涉中国的真正目的是:遏制中国的发展和崛起,阻挡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推行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企图对中国进行和平演变。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