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 微生物 2.包涵体 3.培养基 4.母源抗体 5.非特异性免疫 6.消毒 7.生物制品 8.传染 9.抗原
10.免疫应答
二.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细菌的形态多种多样,基本形态有 、 、 三种。
2. 没有细胞壁,是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其菌落呈 状。
3.细菌的基本结构由内到外依次是 、 、 、 。特殊结构常见的有 、 、 、 。
4. 大肠杆菌的菌落在伊红美蓝培养基和麦糠凯培养基上的颜色分别是 、 。
5.病毒的复制过程包括 、 、 、 、 。
6.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免疫功能有 、 、 等。
7.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包括 、 、 三个阶段。
8.存在于动物初乳和消化道、呼吸道等黏膜表面的主要抗体为 。
9.明胶穿刺实验中炭疽杆菌和猪丹毒杆菌生长的形状分别是 、 。
10.中枢免疫器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禽类特有的中枢免疫器官为 。
11. 普通营养培养基可用 法灭菌,压力为 、温度为 、时间维持 。
12. 完全抗原既有__________ 性,又有________性,而半抗原只有________性。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冻干法是保存疫苗和菌种的好方法。( )
2.有些放线菌和真菌能产生抗生素。( )
3.使用酒精消毒时,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
4.类毒素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因此可用于治疗由外毒素所致的疾病。( )
5.在哺乳动物,骨髓既是多能干细胞发生的场所,又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
6.补体是机体重要的生理性防御物质,又是造成机体病理性免疫损伤的介质。( )
7.为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在进行免疫接种时,常将抗原与弗氏佐剂混合使用。( )
8.细胞免疫属特异性免疫,因此由致敏淋巴细胞产生的免疫效应均为特异性的。( )
9.IgG是抗感染免疫的主力抗体,它在机体免疫应答中出现最早。( )
10.再次应答产生的抗体以IgM为主。( )
四、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描述的微生物特征中,不是所有微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A.个体微小 B.分布广泛 C.种类繁多 D.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2.免疫球蛋白分子的Fab片段能( )
A.通过胎盘 B.激活补体 C.结合抗原 D.结合细胞
3.不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
A.螺旋体 B.放线菌 C.病毒 D.细菌
4.青霉素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属于Ⅰ型变态反应的是( )
A、过敏性休克 B、溶血性贫血 C、接触型皮炎 D、免疫复合物病
5.关于乙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浓度在70~75%时消毒效果好 B.经常用于皮肤消毒
C.用于体温计浸泡消毒 D.用于粘膜及创伤的消毒
6.关于抗感染免疫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
A.完整的皮肤与粘膜屏障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B.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是抗感染的第二道防线.
C.体液免疫主要针对胞外寄生菌的感染
D.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胞内寄生菌的感染
E.抗体与微生物结合可直接杀死微生物
7.下列关于抗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抗原一定是外来物质 B.抗原分子量越大,结构越复杂,其抗原性越强
C.抗原物质与机体亲缘关系越远,抗原性越强 D.抗原的特异性由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决定
8.检测鸡新城疫抗体水平常用的血清学试验是( )。
A、HI试验 B、全血平板凝集试验 C、试管凝集试验 D、琼扩试验
9. 抗原特异性取决于( )
A、 抗原分子的物理性状 B、 抗原分子量的大小
C、 抗原分子表面特殊的化学基团 D、 抗原分子结构的复杂
10.雏鸡从卵黄中吸收抗体获得的免疫力属于( )。
A、人工主动免疫 B、人工被动免疫 C、天然主动免疫 D、天然被动免疫
五、问答题(共30分)
1. 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哪些条件?(5分)
2. 试述活苗和死苗在使用时的优缺点?(8分)
3.动物体内的非特异性免疫因素主要有哪些?(3分)
4.简述病毒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5分)
5.什么叫血清学试验?影响血清学反应的因素有哪些?(6分)
6. 免疫的基本功能有哪些?(3分)
六、论述题:(共10分)
谈谈影响抗体产生的因素有哪些?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动物微生物》试卷(B卷)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计20分)
1. 微生物:微生物是一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 包涵体 :包涵体是某些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后,在细胞内形成的一种用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的特殊“斑块”。
3. 培养基 :把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合理地配合在一起,制成的营养基质称为培养基。
4. 母源抗体 :是指动物机体通过胎盘、初乳、卵黄等途径从母体获得的抗体。
5. 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是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天然防御功能,是个体生下来就有的,具有遗传性,又称先天性免疫。
6. 消毒:应用理化方法杀灭物体中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称消毒。
7. 生物制品: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组织成分或代谢产物以及动物或人的血液与组织液等生物材料为原料,通过生物学、生物化学以及生物工程学的方法制成的,用于传染病或其他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生物制剂称为生物制品。
8. 传染: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突破机体的防御机能,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并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反应的过程称传染或感染。
9. 抗原:凡是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效应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结合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称抗原。
10.免疫应答:免疫应答是动物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免疫细胞对抗原分子的识别并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免疫连锁反应和表现出特定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二、填空(每空0.5分,共计20分)
1. 球状、杆状、螺旋状
2.支原体、荷包蛋样
3.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核质、荚膜、菌毛、鞭毛、芽孢
4.紫黑色带金属光泽、红色
5.吸附、穿入与脱壳、生物合成、装配成熟与释放
6. 吞噬和杀伤作用、递呈抗原作用、合成和分泌各种活性因子
7.识别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
8. SIgA
9. 倒松树状、试管刷状
10. 骨髓、胸腺、腔上囊、腔上囊
11.免疫原性、反应原性、反应原性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四、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D 2.C 3.C 4.A 5.D 6.E 7.A 8.A 9.C 10.D
五、简答题(共30分)
1. 简述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5分)
(1)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2)温度:病原菌常用的培养温度为37℃;(3)酸碱度:病原菌常用的酸碱度为pH 7.2~7.6;
(4)适宜的渗透压;(5)气体:与细菌生长繁殖相关的气体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
2. 试述活苗和死苗在使用时的优缺点?(8分)
(1) 弱毒苗的优点是能在动物体内有一定程度的增殖,免疫剂量小,免疫保护期长,不需要使用佐剂,应用成本低。缺点是弱毒苗有散毒的可能或有一定的组织反应,难以制成联苗,运输保存条件要求高。
(2) 灭活苗的优点是研制周期短,使用安全,易于保存和运输,容易制成联苗或多价苗;缺点是不能在动物体内增殖,使用剂量大,免疫保护期短,通常需加佐剂以增强免疫效果,常需多次免疫且只能注射免疫。
3. 动物体内的非特异性免疫因素主要有哪些?(3分)
(1)屏障结构(2)吞噬细胞(3)正常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
4. 简述病毒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5分)
(1)病料的采集、保存和运送 (2)包涵体检查
(3)病毒的分离培养 (4)动物接种试验
(5)病毒的血清学试验 (6)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病毒
5. 什么叫血清学试验?影响血清学反应的因素有哪些?(6分)
(1) 血清学试验: 因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所以将体外发生的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称为血清学反应或血清学试验。
(2) 影响因素:电解质、温度、酸碱度、振荡、杂质
6. 免疫的基本功能有哪些?(3分)
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稳定
六、论述题(共10分 )
1.抗原方面
(1)抗原的性质 由于抗原的物理性状、化学结构及毒力的不同,产生的免疫效果也不一样。如给动物机体注射颗粒性抗原,只需2~5d血液中就有抗体出现,而注射可溶性抗原类毒素则需2~3周才出现抗毒素;活苗与死苗相比,活苗的免疫效果好。
(2)抗原的用量 在一定限度内,抗体的产生随抗原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抗原用量过多,超过了一定限度,抗体的形成反而受到抑制,称此为免疫麻痹。
(3)免疫次数及间隔时间 为使机体获得较强而持久的免疫力,往往需要刺激机体产生再次应答。灭活疫苗间隔7~10d、类毒素需间隔6周左右
(4)免疫途径 免疫途径的选择以刺激机体产生良好的免疫反应为原则,不一定是自然感染的侵入门户。如皮内、皮下、肌肉等注射途径以及滴鼻、点眼、气雾免疫等。
2.机体方面 动物机体的年龄因素、遗传因素、营养状况、某些内分泌激素及疾病等均可影响抗体的产生如初生或出生不久的动物,免疫应答能力较差。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