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的种植

c1519624911 网络 2017-04-26 08:10:00
方伟同志:
    您好!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太子参别名童参、孩儿参,为石竹科植物,根入药,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能,用于治疗脾虚体倦、食欲不振、自汗口渴、肺燥干咳等症。主产于福建、安徽、江苏、山东等地。近些年,浙江、湖南、贵州等省也有栽培。
    一、植物特征。多年生草本,株高7-20厘米,块根长纺锤形。茎细弱,下部紫色,近方形,上部近圆形、绿色。叶对生,下部叶匙形或倒披针形,上部叶卵状披针形至长卵形,茎端的叶常4枚相集,成十字形排列。花腋生,萼片4,白色。蒴果近球形,熟时自裂。种子扁圆形。
    二、生长习性。喜温和、湿润、凉爽的气候,忌高温和强光曝晒。怕干旱、怕积水,较耐寒冷,气温15℃以下仍能发芽生根、气温超过30℃,生长停滞。适宜于疏松、富含腐质的砂质土壤生长。2-3月出苗,随之现蕾开花。4-5月植株生长旺盛,地下茎逐节发根、伸长、膨大。果期5-6月,6月种子成熟。6月下旬以后,地上茎叶枯萎,大量叶片脱落,"大暑"时植株枯死,参种腐烂,新参在土中互相散开,进入越夏休眠期。
    三、栽培要点
    1、正确选地,精耕细作。应选择疏松肥沃略带倾斜的向北山坡旱地种植,尤以生茬地最佳。为降低病源、减轻病害,每2-3年应实行1次轮作,前茬忌茄科烟草、蔬菜等作物、禾本科作物地块尚可。种植地深耕20厘米,畦宽0.8-1.4米,高25厘米,畦面呈龟背形,沟宽30厘米。精耕细作,使土层疏松。种植前15天用50%辛硫磷乳油0.5公斤配成800倍液喷畦面后将表土翻入土层,预防地下害虫。
    2、严格选种,适时栽种。选择肥大、健壮、芽头完整、无损伤、无病害的种根或采用种子播种繁育方法生产出不带病源的种根作生产用种,以利培育无病壮苗,为丰产奠定基础。掌握在霜降前后种植,用种量20公斤/亩,种植前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30分钟沥干后,用清水漂洗残留药液,晾干、待播。
    3、施足基肥,合理密植。太子参的植株矮小,以块根为经济目标,为避免伤根或肥料与种参接触霉烂,后期不宜中耕追肥。施足基肥和掌握适宜种植浓度是高产的关键措施,以重施基肥为主。畦面横向开10厘米深定植沟,沟距13-15厘米,每亩用草木灰120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复合肥10公斤、人粪尿200公斤沤制后撒施于沟底并覆盖薄土。按株距4-6厘米排放种参,芽头距地表6厘米,种参头尾相接,然后覆细土盖种。
    4、护墒、保湿,酌情追施平衡肥。出苗后25天应拔草,轻度疏松表土。苗期过后不宜松土,封行时拔草,封行后停止墒情活动,促进参体生长。生长阶段以保持湿润、畦面不积水为宜,块根膨大期要勤浇水,促进块根生长发育。对苗壮、土层肥沃、基肥足的地块不宜追肥,避免枝叶徒长。若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失衡,则须根增多,产量降低。但对基肥不足、地力瘠瘦、苗期分枝少、苗架纤弱的地块,应在清明前后用腐熟饼肥30-40公斤/亩拌土施于畦中,或用"云大120"、"芸薹素"等根外追肥,以提高群体光能效应,延缓茎叶枯萎、防止早衰,促进块根增生、膨大。科学施用平衡肥,对提高产量至关重要。
    5、适时采收、留种。在太子参种植后的翌年夏至前后,当地上部50%以上的茎叶枯萎时就应采收,此时参根成品率最高。宜选择晴天收获,大小参根应采收齐全。选择无病害、具有固定特性、芽头饱满、肥壮的留作种根,置于阴凉处按一层沙(10厘米厚)、一层参种反复重叠4-5层。贮藏期间保持沙层湿润,每隔20天翻堆检查,拣出霉烂参根,临栽种前优中选优,保证种根质量,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
    四、加工技术
    1、生晒参加工。将收获参条洗净,晒至半干后堆起,使之回潮后再摊开日晒。在晒干过程中,将参根放在木板上,用手搓去须根,直至参根光滑无毛为止。
    2、烫参加工。将收获的参根摊晾1-2天,待根部失水后洗净,用100℃开水烫1-3分钟,以指甲顺利掐入参体为度,然后晒干装入箩筐内轻摇撞击去掉须根即成烫参。产品特点:表面光滑,色泽淡黄白色,质地柔软。
    五、应重视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太子参产业的发展,由于缺乏规范的科学栽培技术指导,参农生产的随意性与盲目性较大,导致病害猖獗,病毒性花叶病、叶斑病、根腐病严重发生,种性退化,产量降低,品质变差,最终影响了单位面积的增产增收效应,对此必须引起种植者的高度重视。生产上应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及种源提纯复壮,进一步开拓市场,以保证产业稳步向前发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