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腹水症
症状:病鱼腹部膨胀,肛门红肿有肠道自肛门脱出,鳍发红吻端发红,眼球白浊突出,颈部、背鳍下部隆起,摄食减少或不摄食,解剖观察有出血性腹水,肝脏、肾脏发生脓肿性出血或肿大贫血。显微镜下观察,在肾脏等和腹水中有活动短杆菌。
流行情况:从几厘米的稚鱼到成鱼均可发病,在水温17cC以上,养殖密度过大,水的比重低,摄食过量的鱼容易发生此病,特别是在夏季高水温期,死亡率会急剧增加,导致长期连续死亡。
防治方法:预防在夏季高水温期,要降低投饵量,防止牙鲆鱼吃的过饱,降低养殖密度,加大换水量,保持池底清洁,一旦发现病鱼,应立即清除或隔离,最好能够对养殖用水进行臭氧或紫外线消毒处理。治疗用o.4%一0.5%的土霉素或四环素拌饵料投喂3―5天。
二、链球菌病
症状:病鱼离群做不规则游动,体色变黑,眼球白浊、出血,头部和上下颚发红,鳃盖内发红,有腹水肝脏淤血,个别的也有肾脏肿大,显微镜观察病变部位可见到连成链状的链球菌。
流行情况:此病4―12月份均有发生,但大多发生在水温25℃左右,此外养殖密度过高,日常管理技术滞后的养殖池易发此病。日死亡率为0.1%--2%,有的达到10%,水温降低至15℃以下时,死亡终止。
防治方法:预防投喂饵料要新鲜,高水温期加入适量复合维生素,加强饲养管理水平。治疗每千克饲料中添加红霉素或盐酸强力霉素50毫克,连续投喂5―17天,两种药物要交替使用,以防产生耐药菌株。
三、车轮虫病
症状:病鱼常做翻转游动,体色黑粘液多,摄食不良。显微镜观察在鳃和体表有轮盘状虫体作车轮般旋转活动。
流行情况:此病是养殖牙鲆鱼的常发病,在水温20~C--25%时最易发生,常与弧菌病及腹水症并发。
防治方法:预防保持良好的水质是预防此病的关键。治疗用福尔马林100---150克/m3浸洗1小时病鱼或用硫酸铜0.71―1g/m3全池泼洒。
四、粘孢子虫病
症状:寄生在体表与鳃上时,肉眼可见到许多形状和大小都不规则、轮廓不太清楚的胞囊。
流行情况:此病在水温20%以上时,养殖鱼种最易发生该病。
防治方法:治疗用200--300g/m3三氯苯酚溶液药浴20---30分钟。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