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谷子,不可不提全国人大代表赵治海。2000年,由赵治海选育的世界上第一个光(温)敏“两系”杂交谷子“张杂1号”诞生。张杂谷比常规谷子增产30%以上,诞生之初亩产就突破600公斤,验收专家组称之为“谷子杂交利用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张杂谷的最高亩产纪录是810公斤,也是全世界谷子产量的最高纪录,张杂谷的诞生为杂交谷子育种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记者了解到,为了寻找光(温)敏不育材料,这位科学家在70多亩谷子地、6000多个品种、上百万株谷穗中,一株株地看、比较。是什么动力在支撑着他?
恢复谷子主粮地位。“小米是古老的作物之一,养育了中华民族。目前大米白面是传统主食,小米只作为杂粮的重要品种之一,是大众公认的煮粥食材,但很少有人知道还有其他消费途径。我们要恢复小米的主粮地位。”赵治海对记者开门见山地说。这位步入耳顺之年的科学家花了30多年时间研究和推广谷子,连续4次在全国人大上提交了相关建议。
小米营养均衡,含有多种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类及钙、磷、铁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人们吃的精粮过多,应该吃一吃粗粮了。小米里的膳食纤维可以降血糖,是非常好的主粮。”赵治海说。
小米主粮化存在品种单一问题。小米饭,现在除了少数地区农村老人之外几乎大家都不吃了;小米馒头(混合白面)口感好、但价格贵,而小米面条不如白面好吃。
由于消费渠道有限,加上谷子的产量和机械化程度不高,谷子的种植面积从1.5亿亩降至2000万亩。“中国自古以来都以小米为主粮,小米养育了中华民族。我想为五谷之首正名,也想把‘张杂谷’做成实实在在的脱贫产业,让干旱地区、贫困山区的农民通过种植谷子脱贫致富。”赵治海说。
针对推动谷子主粮化,赵治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要加大谷子文化宣传,其次是增加谷子的消费产品研发。“要扩大谷子的种植面积,必须开发出更多感官性强、适口性更好的小米产品,增加消费量。新小米喝小米稀饭好吃,用陈小米做小米锅巴,还要开辟几条新的小米消费渠道。”他建议政府能够给予一些政策扶持。
谈到农民种植杂交谷子的积极性,赵治海说,2010年杂交谷子种植面积增大,总产增加,谷子市场价格大幅下滑、谷子大量积压。2014年杂交谷子种植面积下降,谷子价格飙升到每公斤7元。2015年谷子种植面积再次增大,谷子市场价格再次滑落。价格波动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赵治海提出建议,建立“谷子银行”稳定市场。价格低时,农民可以把谷子交给“谷子银行”收起来,换取部分资金,年底还贷款或购买生产资料;价格高时,“谷子银行”可以扣除保管费用后,农民再次出售。
赵治海不仅带着谷子上两会,这次还带来了小米锅巴。倡导大家健康饮食,加快谷子产业转化,做出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投放市场,切实提高农民收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就是要反映人民最关切的事。”赵治海说。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