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瘟前站――东北生猪复产状况调研

lijun123456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2019-11-01 10:36:24

2018年8月份非洲猪瘟疫情首度入侵我国,距今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作为非瘟疫情最先发现且受灾最为严重的区域――东北大区,其行情变化“一波三折”,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关注。在疫情相对可控的2019年,东北的复产情况对其余市场来讲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让我们深入辽吉养殖、屠宰密集区域,去寻找最终答案。

从图1可以看到,截至10月25日,2019年全国外三元出栏均价19.00元/公斤,同比上涨52.98%,全年最高涨幅达278.51%;东三省良杂猪出栏均价17.39元/公斤,较全国均价低1.61元/公斤。



作为典型的生猪输出区域,东北一直以来都是国内猪价低洼区。在2018年四季度疫情严重、需求低迷、养殖端集体抛售的情况下,东北猪价于2019年1月中旬达最低点7.97元/公斤。春节过后东北供应缺口爆发,东北猪价迅速赶超并一度领涨全国。但好景不长,2019年8月份东北再度被其余省份赶超并成为国内最低价。

究其原因,是供应有所增加?家庭养殖场及规模场的真实复产情况如何?对可辐射的北方市场甚至全国市场有什么样的影响?业内对于未来形势又有何看法?让我们来一一分析。

生猪及母猪存栏变化情况



全国范围来看,2019年一到三季度商品猪出栏量持续下降,降幅约40.33%。其中东北疫情集中爆发时间最早,在2018年第四季度,华北、华东和华中北部于2019年第一季度集中爆发,而两广、两湖、四川、江西等地区在2019年4-8月份陆续爆发,且去产能幅度巨大,皆在50%以上,最大幅度达70%-80%,这是导致全国商品猪出栏量持续减少的最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东北猪价虽为全国最低,但仔猪价格却相对较高,这主要源于东北养殖端的补栏积极性较其余地区更高。随着猪价上涨,养殖盈利愈发丰厚,近期自繁自养盈利已破“3000元”大关。南方因疫情严重,散户暂无补栏意向,大场补栏亦显谨慎;北方散户的补栏热情要高于南方,规模场亦有快速扩张的意向。据卓创资讯统计,截至10月24日,2019年东北地区仔猪均价843.83元/头,同比上涨127.81;全国仔猪均价804.33元/头,同比增加84.76%。近期东北地区15公斤仔猪价格已达1760元/头,较年初上涨486.67%;仔猪全国均价在1860元/头,较年初上涨444.88%。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东北地区生猪出栏体重普遍增加,现阶段均重已达129公斤,涨幅16.39%,为国内最大值。其中大型屠宰厂收购体重约120-125公斤,规模场出栏均重130-140公斤,散户最高可达150公斤以上。东北养殖端的压栏惜售除了南方有需求之外,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对后市的看好。那么未来市场真的能如养殖户的预期那样持续上涨吗?让我们从产能方面继续分析。

 东北去产能状况分析


据卓创资讯调研,图4为非瘟疫情下辽吉重点地区生猪存栏减少与复产占比情况。一般来讲,非瘟疫情下,存栏量越多、养殖密度越大的地区,受疫情的影响就越大。辽吉所调研区域受灾情况皆较为严重,清出占比均在5成以上,最严重地区将近八成。平均来看,辽吉市场最严重时期平均去产能幅度约60%,黑龙江相对来讲要少一些,去产能幅度约50%。

3月份东北养殖端开始复产,但因距离较短,原址复产成功率并不高,多为新建或另租未发生疫情的猪场进行养殖。随着东北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复产成功率显著提升,大北农的规模场甚至已出现原址复养成功的案例。9月份东北生猪供应开始陆续增加。截止10月下旬,东北多数地区产能已恢复10%-20%,最高达30%。在东北疫情无大规模爆发的情况下,后期或继续缓慢恢复。

从猪料的产量亦能看出生猪存栏量的增减情况:据辽宁某大型饲料厂介绍,东北地区的猪料产量8月份环比上涨18%-19%,9月份环比上涨22%-23%;华北地区8月份环比增长20%左右,9月份增长17%左右。

除此之外,市场“商转种”现象亦较为普遍。据卓创资讯了解,受非瘟特殊的感染方式影响,能繁母猪为最容易感染的群体,因此二元母猪的存栏量亦呈断崖式下跌,种猪场多自留。因此3月份开始,东北市场上开始了将三元母猪转为种猪的操作,这也是东北生猪存栏增加的原因之一。

在供应导致的猪价大涨情况下,下游的消费情况又发生了怎么的变化?价格拐点将发生在什么时候?让我们继续分析。


10月份(截至24日)全国重点屠宰企业平均开工率18.44%,环比下降7.18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4.65个百分点。1-10月平均开工率34.53%,同比降7.59个百分点。

春节前生猪价格低位,屠宰厂加大开工,多数分割入库。年后随着猪源紧张猪价上涨,厂家日屠宰量逐渐缩减,近期更因收猪困难且猪价高位,屠企亏损严重,开工水平降至低谷,部分厂家甚至已停产放假。多数厂家少量屠宰仅供本地鲜销,暂无批量入库操作。


据卓创资讯统计,9月份全国重点屠宰企业平均冻品库容比35.58%,环比下降3.67个百分点,与8月份相比涨15.48个百分点;东北地区9月份平均冻品库容比50.69%,环比涨9.72个百分点。

从企业开工及库存情况来看,高价导致终端消费整体低迷。据卓创资讯调研,需求的减少幅度主要取决于当地经济实力及消费水平:辽宁地区终端消费量与往年相比下滑40%-50%,局部较为贫困的地区可达70%,东北猪肉近一半外调京津等地。

 2020年上半年国内行情依旧乐观

据卓创资讯调研,业内对2019年11-12月份直至2020年上半年皆持较为乐观的态度。

供应面:疫情最严重时期东北地区存栏减少50%-60%,现多数地区恢复10%-20%,局部最高恢复30%。东北为复产情况最为乐观的地区,其次为山东,华北、华东等地恢复程度并不高,南方疫区复产量更是可忽略不计。

需求面:国内经济水平一般的地区消费量下滑幅度约40%,并带动了禽蛋、牛羊肉的消费。但因禽蛋、牛羊的供应亦不多,因此替代作用有限。

进出口及国家调控:另外受猪肉涨价影响,9月CPI升至3%。前三季度,猪肉价格上涨21.3%,影响CPI上涨约0.49个百分点,约占CPI总涨幅的两成。为此,中国近期已采取多项措施平抑猪肉价格。9月中国进口猪肉近16.2万吨,同比增长71.6%;前三季度中国进口猪肉约132.6万吨,同比增长43.6%。除增加进口外,自9月19日以来,已分三批投放中央储备冻猪肉共计3万吨。幅度虽大,但对于国内全年5000万吨左右的消费量来讲,冲击力度并不算大,影响也相对有限。

综合来看,在未来疫情不会大面积爆发的情况下,随着南方腌腊、北方灌肠消费高峰期来临,11-12月份猪价或再创高峰,但随着国家政策面调整,再涨幅度或有限。因养殖周期较长,国内猪价于2020年上半年或仍维持高位,三季度或是猪价的拐点。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