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金融观察:生猪活体抵押贷款和货币创造
林晓
今年以来,由于非洲猪瘟的持续影响,猪肉价格猛涨。针对猪肉价格的上涨,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8月30日解释称,猪肉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是市场供应偏紧所致,但市场肉类供应总体有保障。
猪肉价格上涨最需要关注的是是否会引发物价上涨,引发通胀,并可能引起货币政策紧缩。因为紧缩的货币政策会让政府的逆周期调控功能很难发挥。
因为在经济下行周期,政府可以通过货币和财政的双宽松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比如最近出台的提前下达和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以及全面降低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等等,这些措施都是宏观管理当局所谓的逆周期调节政策。按照我国宏观经济的一般惯例,物价通胀超过3%,央行就要考虑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以抑制通胀,这就会对岌岌可危的资产价格比如房价可谓雪上加霜,而A股市场目前实质上已经被各方当作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利器,出台诸多利好政策,一旦货币政策紧缩就会前功尽弃。
也就是说,对于目前的中国经济,宁要通缩不要通胀。
如何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除了央行的实行宽松的政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降低利率之外,更重要的是商业银行的作为。
货币信贷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经济中如果货币信贷不够,就会抑制经济增长,而央行只是提供了基础货币,这些货币被商业银行以超额准备金账户的形式存放在央行,或在备付金账户里,只有商业银行进一步投放信贷,才会变成M2,成为进入实体经济之中的交易货币。目前商业银行系统中绝大多数的货币并非央行投放的,而是商业银行通过信贷投放创造的货币。
不过商业银行投放信贷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抵押品,没有抵押品的信贷,比如纯信用贷款,例如目前的消费信贷,现金贷等等,期限很短,金额也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扩大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抵押品就非常重要。
按照央行的说法,此次降准释放资金约9000亿元,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来源,还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可以降低贷款实际利率。
不过商业银行如果没有合适的抵押品,这些基础货币能否真正的进入实体经济就很难说,因为没有抵押的信贷货币,就是无锚货币,在信用货币时代,这种货币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会产生很大压力,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足够的抵押品,商业银行是很难扩大信贷,创造货币的。
而目前的中国经济随着经济增速的下行,抵押品的范围是逐渐缩小的,比如最近十多年,创造货币的抵押品主要是通过出口产生的顺差,进入中国银行体系的外币,中国商业购买这些外币,投放信贷给企业。随着出口的萎缩,顺差减少,进来的外币减少,这方面的抵押品已经很少了。
目前民营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商业银行是很难去投放货币的,绝大多数货币直接或者间接投放给了国企和地方政府项目。
目前更加影响货币投放的是最近今年金融去杠杆,把表外的信贷给切掉了,央行不能通过表外去扩大创造货币,所以从2018年开始m2增速就开始下行到了8%附近,目前在8.5%左右。
更为根本的是由于对房地产采取了严厉的监管政策,房地产的的交易绝大多数被冻结,不仅仅存量的货币被锁死在房地产市场,新增的货币也降至最低位。那么未来困扰中国经济的其实创造货币的抵押品缺失。
此次两部委发布的生猪货币抵押贷款,其实就是扩大抵押品范围,同时促进生猪产业发展,抑制猪价上涨的一个方法。
此次政策看点是:要拓宽抵质押品范围。选取辽宁省、河南省、广东省、重庆市开展土地经营权、养殖圈舍、大型养殖机械抵押贷款试点,积极稳妥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拓宽抵质押品范围。完善生猪政策性保险政策。提高能繁母猪、育肥猪保险保额,暂时将能繁母猪保险保额从1000―1200元增加至1500元、育肥猪保险保额从500―600元增加至800元。
由保险公司保证抵押品价值,然后商业银行开始信贷投放,这是政策的一个创新,信贷的风险压在保险公司身上,也就是信贷最终的信用来自保险公司,这也是金融机构之间互相保证,以扩大信用的一种,跟商业银行永续债等等一样,是目前中国经济调控政策的一大特征。
责任编辑:冯樱子 主编:冉学东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