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800070767,本文编号:536553。
2016年下半年(尤其是10月份左右)猪价也有较大的起伏,但还没有进入下跌通道,只是阶段性震荡。我的判断依据是市场供应基本紧张,这个格局没有改变。但去年9月底下跌后的反弹,让大家开始重整信心,紧盯了下一个目标-春节,这是个传统需求最大的节日,所以,很多标猪走向了牛猪之路。
春节期间牛猪很多,按道理说因为供应充足,价格会下跌,但这一次,屠宰企业并没有挥起屠刀。我们的判断是屠宰企业为了备战春节,做了一些库存。春节是屠宰企业一年一度最赚钱的时段,自然不会为了压低猪价,让自己也遭受损失。所以,在春节前,屠宰企业和养殖企业难得的出现了目标的一致和行动上的默契。
春节是个分水岭,该赚的赚到了,库存基本清空了,猪价降低有利于屠宰企业,所以,屠刀再次举起。从春节后一直到5月底,没有销售旺季,但却有很多牛猪,这种态势,谈不上博弈,只有待宰,所以,猪价可谓是一泻千里,直到5月底的6元红线。
阶段性的底和顶
经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个规律,在这近40天内,猪价跌到6元,除了东北局部出线,就再也跌不下去了,而涨到7元,又涨不动了。炒股的人知道,这叫“底”和“顶”。7元成为屠宰企业基本认可的顶,而6元则是养猪人的底线。在最近一个阶段,如果不出现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大致,猪价还是在这个范围内震荡。
从春节后下跌,一直到5月底,这个下跌的线几乎是直的,所以,代表了趋势。我们知道这是大趋势,就不要对未来2年内的猪价抱有太高的期望值。
重新看待母猪数据
我想提醒大家,很多人在过去的一年中,在一定程度上,受能繁母猪数字的误导,吃了点亏。很多人判断供应量主要是看能繁母猪数量。但就公布的数据来看,有长达40多个月的持续下降。但一直下降,为什么供应量就一下子上来了?成为6月份以前一直下跌的重要因素?
首先,我们认为能繁母猪数量的下降并不确定,可能最初是下降的,但后期猪价上涨,大家不再淘汰母猪,而且后备母猪的引进则迅速上升,直到今天还供不应求,种猪场一派繁荣景象。
第二,我们不能仅仅看能繁母猪数量,还要看猪场PSY数据的变化。由于猪价高,大家对母猪乃至仔猪的投入加大,带来了产子率、健康度和成活率的大大提升。
后期生猪价格走向,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pigol.cn/Article/201707/536553.html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