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格的跌涨全是自然效应么?

yuanfenwuyue 养殖巴巴 2014-08-28 08:00:42

  猪价上涨,有人欢喜有人忧,出现了两极分化,大家应该都能猜到“喜”和“忧”的分别是养殖户与屠宰企业,他们之间的战争从没有停止过,兜兜转转如同一场游击战,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进我退,敌退我追。

  养殖户与屠宰企业三种PK类型

  生猪价格上涨,屠宰企业压低收猪价格。猪价上行,就意味着养殖户的盈利增加,屠宰企业的盈利减少,屠宰企业收购压力大,为了增加差价收益将压低收猪价格,但在猪源短缺的地区,养殖户却不肯妥协。近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华东和华南地区压栏惜售气氛浓厚,猪价持续微涨;而东北及华北地区出售意愿松动,屠宰企业趁机压价,导致猪价小幅回落。

  生猪价格上涨,屠宰企业提升收猪价格。在猪价上涨的情况下,养殖户期望猪价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一举抛出,压栏的这段时期,猪源紧缺,为解决收猪难,屠宰企业会选择提高价格来诱惑养殖户出栏。

  生猪价格下跌,屠宰企业压低收猪价格。猪市不景气、生猪存栏量大时,养殖户们为了尽量减少亏损,不得不将生猪贱卖,而屠宰企业此时下调价格对养殖户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这种“猪不想卖也得卖”的局面让养殖户颇为无奈,几天的犹豫时间,有可能亏损的更厉害。

  生猪业的“跷跷板效应”

  以上这三种形式,很明显是一种“跷跷板效应”,各界对“跷跷板效应”的理解褒贬不一。玩过跷跷板的人都知道,两人互相较劲,希望对方把自己抬起来,我们享受的都是在高处的那一刻,而不是落地。同理可证,养殖户和屠宰企业的关系很难平衡,两者必然有一上一下,谁都想当上位者,谁都想获得盈利,不过从以往的PK来看,养殖户经常处于弱势。原因很明显,养殖户与屠宰企业的规模大小以及对市场行情的掌握程度相差悬殊,加之屠宰企业不是处在生猪业的第一线,风险相对较小。从养殖户到经销商这一整条产业链,越靠后的风险就越小。这就好比对着一棵粗脖子树砍一刀,没砍断,越往里刀口越细,再往后的树干部分都没有受伤,力量全被前面分化了。

 屠宰企业在“猪价跌涨”中扮演的角色

  大多数人认为屠宰企业是整个生猪产业链中最大的利润获得者,生猪的养殖成本跟屠宰企业没有关系,不会对他们造成影响,猪价上涨的时候,屠宰企业总是毫不犹豫地涨起零售价,而猪价下跌的时候,他们的脚步好像永远慢了半拍,于是屠宰企业在市场价格的变化中,赚了个盘满钵满。到现在,竟分不清是先有猪价的跌宕起伏还是先有屠宰企业的收购。

  猪价的跌涨果真全是自然效应么?也不尽然,上帝从不掷骰子,每一件看似偶然的事情都存在着它的必然。的确,生猪存栏量、消费季节、以及饲料、旱灾、进口猪肉都有可能对猪价造成影响,那除此之外的人为因素呢?有网友分析,屠宰企业会统一定价,在更广泛的地区执行一个价格,而这个价格被更多的企业作为参考价格的时候,很可能会潜移默化的成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收购价,屠宰企业还会在现有收购价格的基础上,不断试探性地报出更低的收购价,无形之中,对猪价形成了一定的牵制。

  这就是屠宰企业在与养殖户博弈中的策略,弹指之间,一头猪可能相差一两百元,而作为产业链底端的养猪户,辛苦“背了”,风险“背了”,钱却被别人赚了,弱者往往都被人同情,不过养殖户和屠宰企业的较量由来已久,只要有猪市存在,这场“战争”就永远不会停。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