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20161107}寻访房山手艺人
您知道“燕京八绝”的京绣有哪些讲究吗? 遍地是石头的镇子里,老艺人有哪些过去的故事要说? 一项曾经只有男子才学的技艺,如今在这群大姐手上又上演了怎样的奇迹? 水峪村的“四古”是什么?新的技艺又带给人们怎样的希望和惊喜? 本期乡土,去房山,听手艺人们讲他们的故事。
房山区隶属于北京市,是首都的西南门户。房山区是北京的根祖,保存有很多历史文化古迹。此外,房山区还保留着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一、公议庄五虎少林会:600多年来在村内集体传承,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五虎少林会有着酷似京剧的扮相,是将少林武术编排成舞剧在重要节会上表演的一种艺术形式。
二、水峪中幡:水峪中幡是地区庙会等汉族民俗活动中的表演项目,在当地有“众会之首”的说法。水峪中幡以北京西北山区为背景,其传承过程与人民群众的传统劳作息息相关。水峪中幡作为汉族传统民俗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当地百姓农闲时节、节日庆典的重要娱乐形式,也是当地百姓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三、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大石窝石材的开采、雕刻、利用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自隋末云居寺刻经开始,历经金、元、明、清几个朝代皇家修建宫廷、园林、陵墓等工程,从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调来大批石匠艺人达上万人在此定居,逐渐形成自然村落。
四、京绣:京绣又称宫绣,是一门古老的中国传统刺绣工艺,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明清时期开始大为兴盛,多用于宫廷装饰、服饰,民间高档的宫绣大都与皇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京绣作为“燕京八绝”之一,曾和现“四大名绣”中的“苏、湘、顾”并称为“四大绣”。2014年11月11日,京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灯彩制作技艺:我国灯笼制作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现为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的张连友,艺名张明亮,七岁开始跟随原清宫太监董仕荟学习制作传统灯彩制作,经过七年的学习,能够制作宫灯以及各类民俗灯笼,人称灯笼张。本期节目通过走进非遗传承人家的方式,体验并展现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手工技艺。
{乡土20161107}寻访房山手艺人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