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是什么鱼?鲤鱼是常见的淡水鱼,也叫做拐子、鲤子、毛子、红鱼,鲤鱼是一种我们经常会吃到的食用鱼,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而且在我国养殖也特别普遍,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养殖品种。目前有记录的鲤鱼品种就有2900多种,接近3000种。其中黄鲤、大眼鲤、红鲤、团鲤、茶鲤、乌鲤、蓝衣锦鲤、黄金锦鲤等品种,都是非常常见的。
鲤鱼体貌特征
鲤鱼,身体侧扁而腹部圆,口呈马蹄形,须2对。背鳍基部较长,背鳍和臀鳍均有一根粗壮带锯齿的硬棘。体侧金黄色,尾鳍下叶橙红色。鲤鱼平时多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沼的水草丛生的水体底层,以食底栖动物为主。其适应性强,耐寒、耐碱、耐缺氧。在流水或静水中均能产卵,产卵场所多在水草丛中,卵粘附于水草上发育。鲤鱼是淡水鱼类中品种**多、分布**广、养殖历史**悠久、产量**者之一。
鲤鱼生存习惯
鲤鱼属于底栖杂食性鱼类,荤素兼食。饵谱广泛,吻骨发达,常拱泥摄食。鲤鱼又是低等变温动物,体温随水温变化而变化,无须靠消耗能量以维持恒定体温,所以需饵摄食总量并不大。同时鲤鱼与多数淡水鱼一样属于无胃鱼种,且肠道细短,新陈代谢速度快,故摄食习性为少吃勤食。鲤鱼的消化功能同水温关系极大,摄食的季节性很强。
冬季(尤其在冰下)基本处于半休眠停食状态,体内脂肪一冬天消耗殆尽,春季一到,便急于摄食高蛋白食物予以补充。深秋时节,冬季临近,为了积累脂肪,也会出现一个“抓食”高峰期,而且也是以高蛋白饵料为主。因此初春、深秋垂钓鲤鱼,要以蚯蚓、河虾等动物性饵料为主。
春季过后,随着气温升高,鱼的摄食量变大,饵的质量已不主要,数量则上升为**位。因此在暮春、整个夏季、初秋的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里,鲤鱼都以素食为主。此时垂钓,应使用面饵、糟食等。
鲤鱼虽属底栖性鱼类,但这并不是说它的活动区域一成不变。季候变化、水温冷暖。风力风向、气压高低、朔望更替、水质清浊、水流大小、水位涨落、水体溶氧、饵物环境等,都会随时改变鱼儿的活动区域,使它们常常进行较大幅度的位置移动,若在较大水域,这便叫做“洄游”。鲤鱼同其他淡水鱼相比,有共同习性也有特殊习性。这些习性主要是由繁殖需要、索饵需要、趋氧生存需要决定的。
鲤鱼品种及图片大全
1、黄鲤:黄鲤是锦鲤的近亲,不过二者不是同一种鲤鱼。黄鲤的颜色一般都是黄色的,非常明亮,而且有些个体身上的颜色是闪闪发光的,观赏性比较强。
2、红鲤:这种鲤鱼的颜色是红色的,因而得名,还被称为“火鲤”,这也是根据它们的颜色来命名的。它们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在各类淡水水域中都比较常见。若是养殖这种鲤鱼,则产量比较高,且全年都能生产。
3、茶鲤:茶鲤也是一种分布范围比较广泛的鲤鱼。由于它们的身体颜色比较类似于茶的颜色,因而得名。这种鲤鱼的适应性比较好,摄食的能力也比较强。
4、乌鲤:这种鲤鱼也是根据其颜色命名的,它们的背部颜色是乌褐色的,有时候则比较接近黑色。这种鲤鱼在我国的广西省分布**为广泛。它们的体型比较小,鱼鳞也比较细小,一般来说个体的体重只有50-250克之间。这是一种比较适合食用的鱼,鱼刺相对较少。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