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和化脓性棒状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datong 网络 2012-10-31 04:19:51
  

猪链球菌病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在我国的许多地方时有发生,单独发生多见。

猪链球菌和化脓性棒状杆菌混合感染,临床报道罕见,陕西某猪场发生一起疫情,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猪链球菌和化脓性棒状杆菌混合感染。

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陕西某猪场共养猪400多头,均为2月龄左右,购自四川,分圈饲养。仔猪购来后,就有个别猪出现慢食、发热症状,用青霉素、庆大霉素、安乃近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1周后,发病猪逐渐增多,来就诊时,已发病10天,发病猪有30多头,死亡11头,发病猪大多出现发热,病初体温升到40℃,后期达42℃,食欲下降或废绝,喜饮,精神沉郁、呆立、嗜睡、起立困难、流泪,呼吸促迫,间有咳嗽,初期流浆液性鼻液,后流脓性鼻液,呼吸困难,个别猪后肢瘫痪。发病后期四肢内侧、耳内部、嘴周围、眼睑处皮肤均为暗红色。

2病理变化病猪剖检可见:颌下肌肉暗红色,脾脏肿大、色淡、质脆而软、包膜下有小出血点,切面结构模糊,肝脏边缘变钝、质硬、表面有白色坏死灶和出血点,切面结构模糊。胆囊肿大、变厚,肾肿大、稍发白、变软且脆,有出血点,切面多汁,对合整齐,皮质和髓质界线不清,心包膜变厚,与胸腔粘连,心包膜内有较多淡黄色液体,其中有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内膜和心耳出血,心肌柔软,色淡呈水煮样,肺脏严重肉变,边缘有暗红色斑块,剪开可挤出灰白色脓汁和稀薄血液,全身淋巴结出血、肿大,切面呈大理石样;气管内膜出血,气管内有黏稠脓汁,与气管壁不粘连,成条状堵塞整个气管;鼻腔中也有黏稠脓汁,条状分布于鼻腔中;胃、肠黏膜、浆膜有散在的出血点。

3实验室检验

3.1细菌学检查

3.1.1病料涂片镜检无菌取病死猪脾、肝、肺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未发现细菌。

3.1.2细菌分离培养无菌取病死猪脾、肝、肾、心包液、肺、淋巴结、肺脏脓汁、气管脓汁、鼻腔脓汁分别接种于血平板上,37℃培养24 h,观察菌落形态并镜检,结果共分离到四种菌落:一种菌落为白色、圆形、光滑、湿润、隆起,直径1 mm的不溶血菌,命名为A菌;一种菌落为针尖大小的半透明、圆形、隆起的草绿色α踩苎菌,命名为B菌;一种为圆形,表面较平坦,中间比四周白,如同心圆、反扣碟状,周边闪光,直径2 mm,β踩苎,命名为C菌;另一种为圆形、白色、隆起,直径约0.5 mm的不溶血菌落,命名为D菌;A、B菌分离到较多。取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单在或双在,有些排成链状或成堆存在;C、D菌为革兰氏阳性杆菌,两端钝圆、棒状,长短不一,大多直,有些两头稍弯,有些排成栅栏状或“V”字型,将A、B、C、D菌分别接种于血平板上,进行分离纯化。

3.1.3致病性试验将分离到的细菌分别接种于血清肉汤中,37℃培养24 h后,革兰氏染色,镜检,4管肉汤均已纯化,但革兰氏染色特征均与前面血平板上分离到的四种菌染色特征一致。将分离到的细菌分别给两只小鼠注射,每只0.5 ml菌液。对照组两只,每只注射0.5ml灭菌生理盐水,24h内B菌组两只死亡,72 h内C菌组两只死亡,其余小鼠观察7天仍未死亡。从死亡小鼠心血和脾脏分离培养得到和注射菌相同的细菌,证明B、C两菌具有致┎⌒浴

3.1.4细菌的鉴定将上述分离到的B、C菌纯化后分别接种于各种生化培养基。结果:B菌能发酵甘露醇、乳糖、水杨苷、葡萄糖、山梨醇、麦芽糖、蔗糖、木糖,不发酵纤维二糖和鼠李糖,在柠檬酸盐斜面上产生阳性反应,在丙二酸盐琼脂柱上为阴性反应,还原硝酸盐,液化明胶,具有运动性、不水解淀粉、不产生靛基质,M.R.、V-P、吲哚试验均为阴性。上述试验结果符合链球菌的生化特性,因此鉴定其为链球菌。C菌能发酵葡萄糖、蔗糖、果糖、木糖、麦芽糖、乳糖、糊精和淀粉,使其产酸,不发酵棉籽糖、水杨素、鼠李糖、山梨醇;甘露醇、过氧化氢酶阴性,硝酸盐不还原,不产生靛基质,M.R.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可使石蕊牛乳产酸、胨化。同时在血清肉汤中生长、底部有细粒状沉淀,无菌膜。上述

结果符合化脓性棒状杆菌特性,因此鉴定其为化脓性棒状杆菌。

3.2支原体检查无菌取病死猪脾、肺、肺脏脓汁分别接种支原体培养基上,37℃培养,观察平板上未见有菌生长。

3.3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法进行,结果:B菌对利高霉素、新霉素、恩诺沙星、强力霉素、呋喃妥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头孢噻肟高度敏感(抑菌圈大于15 mm);对万古霉素、头孢他定中度敏感(抑菌圈11~15mm);对氨苄青霉素、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利福平耐药(抑菌圈小于11 mm)。C菌对卡那霉素、利高霉素、新霉素、恩诺沙星、强力霉素、羧苄青霉素、利福平、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头孢噻肟高度敏感;对氨苄青霉素中度敏感;对青霉素、头孢他定不敏感。

4防治

4.1对出现临床症状的仔猪肌肉注射卡那霉素,10 mg/kg体重,2次/日,同时配合用地塞米松、氨基比林,连续用药3天后,药量酌情增减。对不能站立的猪加用25%硫酸镁3~5ml镇静,结膜炎和后肢瘫痪者,耳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20~50 ml/次,1~2次/日。

4.2全群仔猪恩诺沙星饮水,浓度50mg/L,连用5天。

4.3环境、猪舍、用具等用1∶300菌毒敌消毒。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病猪大多治愈,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5小结和讨论

5.1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验,确诊此次发病为猪链球菌和化脓性棒状杆菌混合感染所致。

5.2 取病料涂片、染色镜检未发现细菌,究其原因,一是这些组织中可能含的细菌少,涂片染色后,不易看到;二是涂片技术不佳,载玻片上组织较多,将细菌遮盖住。在试验中分离到了细菌,这说明用病料直接涂片,染色检查的方法得出的结论不可靠,还须进一步检验。

5.3 一般认为溶血素是链球菌的毒力因子之一,本次实验室检验的细菌溶血特性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链球菌的溶血特性并不一定与致病性呈正相关。在此提醒人们对α踩苎链球菌的致病性也不能忽视。

5.4 常见猪链球菌病包括败血性链球菌病、猪链球菌性脑膜炎和淋巴结脓肿,该病在临床上很常见,本次试验中分离到的猪链球菌却能引起化脓,以前报道得少。化脓性棒状杆菌引起发病的病例报道也少见,本次分离到的这两种菌共同作用,使猪发病,这更属罕见的病例,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5.5猪场发病,要及时确诊,采取选择敏感性药物治疗等措施,可有效控制病情,将损失降到最低。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