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

yuanfenwuyue 网络 2013-05-29 07:33:11
  最近在《中国猪业》杂志阅览到一篇“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体会”一文,谈到“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养猪业带来无法估计的损失”便结合PIC猪的特点,有种很想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冲动,把别人的经验应用于我们的实际操作中去,从而提高我们的生产效益,让公司多赚钱让员工多拿钱,达到双赢的目的。

  一、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

  1.细菌感染:在产后早期(10天内)大多为大肠杆菌,化脓性放线菌,葡萄球菌,绿肠杆菌。
  2.日粮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的缺乏,或矿物质的添加比例失调时。使母猪的抵抗力降低。特别是硒和维生素A和维生素E缺乏的母猪群。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较高。
  3.饲养管理水平和个体差异也和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有关。饲料中蛋白质的缺乏 或蛋白质品质不良经饲喂的猪群,本病的发病率也较高;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乃至难产,胎衣不下等疾病的发病率较高。
  4.母猪在分娩时体能消耗,身体虚弱加上饲养环境的改变,产床卫生状况,助产操作不正确,消毒不严格,助产不彻底,胎衣不下等。
  5.母猪在配种时操作不规范,动作粗鲁,人工受精器械消毒不彻底或母猪阴道损伤等。

  二.临床症状

  1.急性子宫内膜炎:一般发生在产后7天内,食欲不振体温升高至40.4—41.5℃有时发生便秘,母猪努责、有时拱背、外阴红肿,从因门内流出红色粘液或污秽不洁的红褐色粘液,甚至脓性分泌物,气味腥臭。多数粘于会阴部和尾巴上。严重的会造成母猪败血症。
  2.慢性子宫内膜炎:母猪全身症状不明显,一般由急性病例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母猪躺卧时常排出浓性分泌物,阴门或尾根上常粘附白色混浊的稀薄的分泌物,严重的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有些母猪采食、体温、行动都正常,但在发情、配种时或配种后,排出大量白色浆液性或黄色或黄白色较粘稠的脓性分泌物。

  三.治疗方法

  1.氯氟沙星1.2g,地塞米松25mg,5%甲硝唑注射液100ml,子宫灌入隔日一次,连用3—5次,肌注射催产素10—20单位,
  2.取5%碘溶液200ml加蒸馏水500—600ml.。配置成子宫灌注液,母猪一次灌注100ml温热的子宫灌注液,催产素10¬¬¬—30单位。
  3.氯前列烯醇20ug,一次肌肉注射可取得良好效果。
  4.如体温升高、食欲废绝、全身症状明显,为防治败血症发生,可用头孢噻肟钠3.5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l,维生素C10ml双黄连20—50ml,生理盐水500ml静注,一天一次,连用5—7天。

  四:预防措施:

        应根据发病机理以及本场子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在这里提以下几方面要求:
  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只的抗病能力。
  2.采取阶段饲养。适时更换猪只饲料保证日粮水平。
  3.加强分娩猪舍,产床及母猪产前产后乳房和后躯的消毒工作。以及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
  4.人工授精注意无菌操作,器械的消毒工作,以及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
  5.种公猪的卫生保健:加强繁殖障碍疾病的免疫和检疫。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