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8日消息(记者李伟民)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今年春天,猪价曾经历了小幅度的上涨,让价格已经走低一段时间的养殖户看到了一线希望。然而,随着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强化环保的政策措施下达,猪养殖业遭遇了一股新的冲击,大量猪场关闭、生猪上市将原本预期中应该继续上涨的猪价再次拉了下去。如今双节临近,猪价依旧难见起色,分析师认为未来我国“猪周期”可能会因环保而改变。
距离十一还剩下最后一周,而这最后一周,也是屠宰场节前备货的最后时间。数据显示,全国外三元均价在14.21元/公斤,相比昨天下跌0.02元。
中国生猪预警网分析师冯永辉介绍,最近一个月,全国生猪价格都在保持下跌态势。
冯永辉:最近的生猪市场是以缓慢的下跌为主,从9月7日的14.63元每公斤,为转折点,开始小幅度的回落,跌掉现在大概14.2元每公斤,也就是相当于用了20天左右的时间,下跌了0.4元每公斤。
虽然临近国庆、中秋两个节日,但是利好预期并未实现,市场再度呈现“追涨杀跌”的特点。不过,冯永辉认为,猪价进一步下跌的趋势也不明显,短期内猪价的趋势能够保持平稳。
冯永辉:最近这几天全国瘦肉型猪,均价保持在14元每公斤到14.4元每公斤,非常窄幅度的震荡。临近双节了,短期内既没有大幅度上涨,也没有大幅度下跌的可能,我们认为还是会保持20天左右的震荡小幅度回落的基本的态势。
猪价在低价位上保持稳定,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上半年的各地环保检查压力增大,拉动了生猪价格的下行。甚至,一度将预期上涨的猪价生生拉了下来。
冯永辉:今年5月份华北地区开始出现了一波环保拆猪场,当时有一定的影响,因为5月份的价格,是超预期的下跌,5月份的时候曾经猪价跌到够6.4元一斤,有很多不该出的猪,或者说没有达到出栏体重的猪,也开始涌向了市场,导致当月的出栏量,稍微大一些。
我国是养猪大国,猪场粪污处理已经成为制约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正面临着猪场污水产量大,处理成本高,污染治理难度大,种养结合不紧密,区域布局不合理等难题。随着修订后的环保法自2015年1月1日施行,畜禽养殖业逐渐进入环保高压期。2015年“水十条”规定2017年底前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小区)21.3万个。
[1] [2] 下一页
展开全文